位置 :  主页 > 心理百科 > 心灵驿站 >
咨询:0635-8305360

【心理觉察】是谁造就了“拼爹”?是爹!


心启点心理友情提示:如果缺乏足够的觉察,负面情绪最终导致的必然是负面的结果。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一个政府昏庸到什么程度的,才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运气上,这种伟大的创造是无前车之鉴的。摇号,玷污的是学子的尊严,摇出来的是执政者的智商,懒政,从不作为到胡作非为。

勤奋刻苦,不如烧香算卦。这样摇号抽签的方式不仅是在侮辱**生的心灵,侮辱教师们的付出,侮辱为人父母的期望,更为严重的是,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代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谁能想到,摇号抓阄这种愚昧原始的方式居然也可以作为一个政策——还是启蒙心智的育人政策。把泱泱中华的未来交给赌运,不禁令人怀疑这个政策制定者亡我中华之险恶用心。

当所有人听天由命的时候,即使摇号现场无人****,也不能改变摇号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不公平。这是典型的表面公平,是公平的假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聊城的家长都被焦虑笼罩。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是父母咬紧牙关坚持奋斗的最大精神支柱。都想去个升学率高的学校,哪怕多花钱也认了。但多花钱也不能上满意学校的时候,就肯定有意见。表面来看,是招生人数不够多满足不了胃口;其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教育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吃大锅饭。对人才的选拔是一种竞争的过程。让所有生源平均分布在每个学校不公平,也不现实。

>>>

很多家长之所以反对“改革新政”,并不是因为民办初中不执行教育部门的“免试入学”政策,而是因为认为**试是最公平的,靠“拜关公”进名校则不值一哂。甚至有少数家长认为自家**试进入名校的孩子与撞大运进入同校的孩子不应该在同班就读,因为他们不配!

各位带孩子去上访的家长,请冷静下,你真的是在为自己的孩子再争取利益吗?这种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仅仅是上不了文轩东昌所能比的吗?现在闹事有什么用?都是被人利用了,现在摇号结束了,录取名单已经公布了,如果因为上访闹事再取消了录取名单,已经录取的还会闹事,所以政府不会因为上访就改变政策,现在闹事无非就是再为某些打着直升文轩东昌而收取高额学费的培训班学校来争取利益,完全是被利用了!这次改革动的就是这些高价培训班幼儿园的奶酪,为了直升外国语,幼儿园可以一年收三万六的学费,为什么,因为外国语可以直升文轩,为什么上文轩,因为**一中有优势!现在不能直升了,需要摇号,先不说摇号这种合理不合理,这一下就把原本的利益链条打断了!各位家长,请冷静下,孩子的人格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部门已经给出解答。其实,监督部门应该根据社会舆情,看一看个别私立学校是否与某部门存在利益输送,拔掉毒瘤,让水城教育保持健康。

在此我严重呼吁:尽快恢复文轩中学、东昌中学、文苑中学、慧德中学的公立性质,划片招生,不能让义务教育不义务的悲剧在聊城重演!!!


以上是聊城小升初摇号事件所出的风波,各种口水大战波澜壮阔,在这里我们不说孰是孰非,因为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立场。总的来说都逃不出一个词:焦虑


摇号升学:学习好条件好的学生家长有焦虑,自己的“特权”统统作废;学习好条件差的学生家长有焦虑,害怕自己会因没选择“好学校”学习下滑;学习差条件好的学生家长有焦虑,感觉自己前些年的投入都打了水漂儿;学习差条件差的学生家长有焦虑,这么多家长都那么焦虑,我们各方面还不如他们,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焦虑?


上访:要求公平公正,诚然这是一个合理的认知,没人不希望公平对待,特别是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为了孩子今天的公平公正的呐喊,也是为了自己家庭的明天,为了能够走出今天的焦虑。曾经“拼爹”成功的,现在不能“拼爹”了,那凭孩子自己怎么行?曾经“拼爹”失败的,失败的挫折化成了焦虑转化成了当下的动力,我得当个“好爹”,不能让我的孩子重蹈我曾经的覆辙(失败痛苦)。


压力是可以代际传递的,焦虑也是,如当下不能得以很好的处理,它最终由显性的压力转化为隐性的焦虑,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便是意识纳入潜意识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从众行为引发的共同潜意识导向便是集体无意识的发端。“拼爹”由来已久,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孩子,也不相信(或太过于相信)自己,中国式“拼爹”其实是对公平公正不确定性的焦虑,是“爹”们的焦虑。


面对这样的焦虑,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