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无“色”。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切不可以成年人的视角去评价孩子带性色彩的游戏行为,幼儿期的行为多余模仿,本就是一种本能性的学习游戏,是人的自然性所促使,莫要贴以**秽下流的标签危害孩子一生。——心启点心理 求助案例: 一名17岁的高中女生心里非常苦恼,因为在她10岁、弟弟5岁时,她和弟弟有过几次性游戏,彼此有****的接触。当时只觉得那样很好玩,而现在她却认为做了错事,觉得已失贞,不再纯洁,一直内疚自责。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在儿童期,兄弟姐妹之间,或是与熟悉的童年伙伴之间都可能有过各种带性色彩的游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但通过对爸爸妈妈行为的观察,或是通过****电视,开始对****关系感到好奇、新鲜,于是对****行为盲目模仿;或许只是一种本能,是人的自然性所促使,根本谈不上**秽下流。 幼小时,这种儿童的性游戏,也就相当于孩子们“过家家”。是孩子们学习家庭生活的一种形式。有的在游戏中分别扮演新娘新郎,甚至坐花轿、进洞房。这是为了满足对****行为的好奇,与性无关,与道德无关,根本不会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宜给他们扣什么帽子,长大后的青少年也不必自寻烦恼。 再说,一个人是无法对童年不懂事时的行为负责的,谁都难免做一些幼稚可笑的事情,许多孩子童年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他们的心里,还并没有萌发“性”的意识,或者说性的欲望,因此,游戏即使有性的色彩,也没有性的内容。有一幅画很著名,一个小男孩将穿着的裤衩用手撑开,一个小女孩好奇地伸过头,朝里面张望。这幅画让人看到孩子天真幼稚的一面,表现了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灵。 许多儿童、青少年都有类似的经历,但由于“家庭中谈性色变,学校里上纲上线,社会上混乱敏感”,使少男少女对“性”十分敏感,再加上缺少必要的知识,会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以致心理的包袱无法放下来。而青少年遇到的性问题是极具个性化的,如果没有机会倾诉和解决,就会成为成长发展中的心理障碍。 因此,成年人如果发现孩子间做有性色彩的游戏,可加以引导,使其明白那只是游戏而已,不能演变成生活的真实。还可以趁此机会使他们树立男女有别的意识,告诉他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示人,也不能随便让人触碰的。千万不能大惊小怪,责备孩子“下流”、“耍流氓”等。这容易给他们心里留下“性是丑恶的、肮脏的”阴影,影响他们的性心理健康发展。 |